成語故事:病入膏肓
成語故事:病入膏肓
解釋:
膏,中醫上指心下脂肪。
肓,膈上薄膜。膏肓相傳是身體內藥力所不及的地方。
病入膏肓指人病重,無藥可救。
春秋時晉國景公作夢,夢見惡鬼來向他討命,之後就生病了。
病重時向秦國求良醫,於是秦桓公派醫生緩前來為景公治病。
在緩還沒到達之前,景公夢見疾病化成兩個小孩,其中一個說:「緩是個良醫,我怕會受到傷害,要逃到哪裡才好?」另一個就說:「只要躲到心臟下、橫隔膜上的部位,他就奈何不了我們。」
等緩到了晉國,診視過景公的病情,說:「病已經侵入心臟和橫隔膜之間的部位,不管服用藥物或是針灸,藥力都無法到達,所以這個病是治不好了。」
果真,景公沒多久就過世了。後來這個故事濃縮成「病入膏肓」,用來指人病重,無藥可救;
亦用於比喻人、事已到無可挽回的程度。
例句
患病就得就醫,難道要等到病入膏肓嗎?
從檢驗報告來看,他已病入膏肓,情況很不樂觀。
(1)病入膏肓指人___。
➊小病➋無病➌
(2)肓➊ㄇㄤˊ➋ㄨㄤ➌ㄏㄨㄤ
(1)"病入膏肓"也比喻人、事已到
____的程度。➊無可挽回➋成功
➌改善
➊➋➌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