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樂清虹橋淨土堂序》
《樂清虹橋淨土堂序》
吾人在生死輪迴中久經長劫,所造惡業,無量無邊。若仗自己修持之力,欲得滅盡煩惱惑業,以了生脫死,其難愈於登天。
若能信佛所說之淨土法門,以真信切願,念阿彌陀佛名號,求生西方,無論業力大,業力小,皆可仗佛慈力,往生西方。
譬如一顆沙子,入水即沉,縱有數千萬斤石,裝於大火輪船中,即可不沉而運於他處, 以隨意使用也。
石喻眾生之業力深重,大火輪喻彌陀之慈力廣大。若不念佛,仗自己修持之力,欲了生死,須到業盡情空地位方可。
否則縱令煩惱惑業斷得只有一絲毫,亦不能了,喻如極小之沙子,亦必沉於水中,決不能自己出於水外。……萬不可卑劣自居, 謂我業重,恐不能生,若作此想念,則決定不能生矣。
何也,以心無真信切願,無由感佛故也。
《復裘佩卿居士書二》
念佛法門,注重信願,有信願,未得一心,亦可往生。得一心,若無信願,亦不得往生。世人多多注重一心,不注重信願,已是失其扼要。
而復又生一既未得一心,恐不得往生之疑,則完全與真信切願相反矣。
《復朱德大居士書》
3、勸一心一意迴向往生
舉凡禮拜讀誦大乘經典,及作一切於世於人有益之事,悉皆以此迴向西方。
不可唯以念佛迴向西方,其餘功德,另去迴向世間福報,則念不歸一,便難往生。須知真能念佛,不求世間福報,而自得世間福報(如長壽無病,家門清泰, 子孫發達,諸緣如意,萬事吉祥等)。若求世間福報,不肯迴向往生,則所得世間福報,反為下劣。而心不專一,往生便難決定矣。
留言
張貼留言